为深入贯彻落实《艺术教育工作规划》《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及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》要求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实施素质教育。2024年,我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积极推行素质教育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一、艺术课程建设
一是克服师资不足的困难,开足开齐美育课程,提高教学质量。全区8所小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认真落实艺术课程计划,音乐、美术课按课时计划1~6年每周两节,开课率达到100%。
二是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,注重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,各校都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,自己动手编写校本教材。例如:青年教育集团的《舞蹈》、健康小学的《梨园京剧》、青年小学教育集团的《书法》、雷锋小学的《非洲鼓》等。
二、艺术教师配备
1.艺术教师队伍基本情况
目前,我区现有在校学生15602人,教学班376个,艺术专任教师81人(含专职56人、兼职25人),其中:音乐教师42人、美术教师38人、其他1人;艺术教师生师比:1:195;现有音乐专用教室16间、美术专用教室10间、艺术场馆1个。音乐、美术器材配备基本达标。
2.艺术教师培训情况
进一步提高美育教师业务水平,加强理论学习。音乐学科进行了5次区级培训,4次市级培训。美术学科进行了3次区级培训。2次市级培训。围绕“功在课前、力在课堂、注重训练、提高素质”的思路,重点进行关于教案写法、重难点确定、新教师培训以及优秀课的评选。
学习领先,提升理念。站前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召开经验研讨会、典型课引路、参与艺术学科课题研究、组织教师精品课大赛等形式,来增强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,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。
三、艺术教育管理
主要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这两条主线展开。
1.艺术课程开设。按照课标要求开足、开齐艺术课程,加大对艺术课程查课的力度、频次。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及开设情况。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,开展音乐、美术教师课程改革及技能培训工作。定期对艺术教师开展教研、培训活动,安排研讨课、精品课、示范课、观摩课、推门课听课活动。
2.课外艺术活动及展演。
一是持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,全面推进和加强全区学生艺术展演活动,参加了营口市第三届“营在青春”系列艺术活动(绘画、书法、舞蹈、器乐、音诗画等系列比赛)。
二是开展站前区小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,暨举办了站前区“阳光下成长”小学生艺术特长赛和庆六一艺术展演。
三是稳步推进课前一支歌活动。区属各校课前一支歌已经养成习惯,各校初步形成“一校一品”。举办站前区教育系统小学生合唱比赛。
四是合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,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社团活动。2024年我区继续秉承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,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。各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,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,自身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提高。全区各校美育社团百花齐放春满园,全区共有民乐队、管乐队、合唱、舞蹈、非洲鼓、吉他、机器人、二胡、电子琴、软笔书法、绘画、京剧,琵琶、古筝、扬琴、葫芦丝、沙画、国画、泥塑、剪纸等艺术社团及活动小组46个。
五是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和展演活动。
四、校园艺术环境建设及艺术教育资金投入
2024年我区在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上,一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,不断完善校园绿化整治工作,提高校园文化品位。各校利用宣传栏、文化长廊、校园广播等,营造健康、和谐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。二是加强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,完善艺术教育设备设施。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,全区各校通过专项拨款、自筹资金等方式,着力从建设校园文化、改善艺教设施入手,积极进行艺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,大力营造艺术教育氛围,让师生感受艺术的熏陶。各校根据活动需要,购置相应音乐、美术器材装备艺术活动室,配备“一校三队”的服装、道具等,让师生参与艺术的实践,确保各校艺教工作的顺利开展。同时,鼓励学校采取多种形式,对艺术教育成效显著的教师、学生给予奖励,从而进一步促进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。
五、问题和困难
1.专任美育教师师资配备人员不足。
2.加强艺术教师培训的次数,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及上课的实践水平。
3.学校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等专属教室和活动室配备不齐。
4.部分学校美育器材配备数量不足。